征文通知 | “伦理与文明”国际会议征文

发布者:万旭发布时间:2025-03-07浏览次数:41


经教育部批准,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与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江苏省老龄文明智库)合作,于2025年5月24日至2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伦理与文明”国际会议



伦理道德是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所做的最大贡献之一,具有特殊的文明史意义。她不仅提供了一种德即中华传统美德,而且缔造了一种独特的文明范型即中华伦理型文明,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明观即中华伦理文明观。“伦理与文明”国际学术会议,将面向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课题,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文明对话,在理论上探讨伦理道德的文明史意义、伦理道德在不同文明体系和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以及伦理道德与文明形态乃至文明程度的关系,在实践上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战略,探讨伦理道德与现代化的“中国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


本次会议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响应深度参与。已有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近五十位世界著名伦理学家决定参加会议,并提交了发言主题和论文摘要。国外主要讲者(keynote speakers)包括T.M. Scanlon(道德契约主义权威、哈佛大学讲座教授)、Allen W. Wood(康德和黑格尔权威、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Peter Singer(生命伦理学权威,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F. M. Kamm (规范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权威、哈佛大学讲座教授)、Jeff McMahan (实用伦理学权威、牛津大学讲座教授)、John Broome(著名经济伦理学家、牛津大学讲座教授)和Rainer Forst (德国歌德大学哲学系教授、被誉为“他这一代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


此外,其他国外著名学者包括Elizabeth Ashford (英国); Rajeev Bhargava (印度); Angelo Campodonico (意大利); Estelle Ferrarese (法国); Chris Fraser (加拿大); Johann Frick (德国); Gopal Guru (印度); Nancy Jecker (美国); Katarzyna de Lazari-Radek (波兰); Carlo Natali (希腊) ; Christopher Shields (美国); Robert Sparrow (澳大利亚); Lucas Stanczyk (美国); Larry Temkin (美国); Fabrizio Turoldo (意大利);Hyunseop Kim (韩国)、Santiago Amaya (哥伦比亚)、Caesar Atuire (加纳)、 児玉敏(日本)、森村進 (日本)、Luca M. Scarantino (意大利)、Thomas Pogge (美国)与Alexander Chumakov (俄罗斯)等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以及多位中国大陆港澳台的著名伦理学家将参加会议,并做重要演讲。


为此,特向国内外广泛征集论文,会议将严格遵循以文入会的原则,提交论文由专门的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向作者发邀请涵。



图片

会议有关信息

图片


一、会议主要议题

1. 伦理学的诸理论传统及其文化对话

(1)全球伦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伦理思想

(3)欧美伦理思想

(4)亚非拉伦理思想

2. 伦理学的基础理论

(1)古典伦理学理论

(2)元伦理学

(3)规范伦理学

(4)应用伦理学

3. 伦理学的热点与前沿专题会场

(1)伦理与文明的国际对话专场

(2)伦理与老龄文明专场

(3)伦理与新兴科技文明专场


二、会议时间

2025年5月24-26日


三、会议地点

南京钟山宾馆


四、日程安排

5月23日报到

5月24-26日会议


五、会议费用

除特邀专家和在读学生外,本次会议收取会议费400元,交通费与住宿费敬请自理。


六、回执截止日期

2025年3月20日,通过邮件发送至会议秘书处邮箱。(回执表下载链接见文末)


七、论文(必须包括“论文摘要”)

      与“简介”截止日期会议时间

2025年4月15日,通过邮件发送至会议秘书处邮箱。


八、会议回执和论文与简介接收邮箱

ethicsecretariat@163.com

联系人:

张岚(手机号码13914780613)

夏烨(手机号码15850667256)

九、会议语言

中文、英文

图片

主办单位

图片

东南大学(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图片

合办单位

图片

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

图片

协办单位

图片

中国伦理学会,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