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别让“一个老太绊倒中国”—— 东南大学“道德发展智库”高端论坛聚焦“信任”

发布者:万旭发布时间:2015-11-17浏览次数:107

2015-11-16 【新华日报】第6版:社会

 “一个老太绊倒中国?”“市场上的欺诈行为何以屡屡发生?”这是伦理学专家15日在东南大学“道德发展智库”首届高端论坛上抛出的问题。此次论坛聚焦的主题是信任,老太倒地“扶不扶”等社会热点问题,成为专家们议论的焦点。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神经频频被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难题牵扯。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张晶晶博士,以南京彭宇扶徐老太案作为老人摔倒问题进入公众视线为起点,检索了9年来有关老人摔倒事件的报道93起。

彭宇扶徐老太案引发人们“到底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的追问。后续调查显示,此案之后多数南京人表示不愿“再多事”;2011年广东肇庆扶老人案后,当事人阿华表示,“除非有证据,今后不会再扶跌倒的老人”;2012年,上海87岁的钱姓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引“老外”大骂;2015年,在河南、武汉、浙江多地发生老人摔倒无人扶而死亡事件。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领衔东南大学“道德发展智库”的樊和平教授分析,“扶不扶”成为社会问题,与扶老人的后果有很大关系。张晶晶检索的93起事件中,“扶了被讹”的占36.39%,居第一位;扶了被感谢或表扬的占32.34%,居第二位;“无人扶”的占25.27%,居第三位。

 “扶老人本是社会良知的本能反映,在一个正常社会根本不会成为问题,更无需聚集这么多社会关注,然而由于扶老人的风险,社会已陷入‘扶与不扶’的良知纠结。”樊和平指出,“扶了被讹”是社会悲剧,“摔了无人扶”是社会信任危机,必须走出这种危机。

广东中山大学伦理学教授林滨感言,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社会在现代转型中的伦理道德嬗变阵痛与引发的问题日益突显,从“道德滑坡论”到“道德危机论”提出,从彭宇案、小悦悦案到老人摔倒是否要帮扶的讨论,弥漫在民众心头的道德焦虑已成为毋庸置疑的社会心态。“信任问题可谓是引发社会道德危机的焦点之一,重建社会信任迫在眉睫。”

据介绍,社会上对老人摔倒“扶不扶”大概有四种心态:一、应该扶。理由是老人大多数还是好的,社会上坏人毕竟是少数,不扶良心何安?二、应该扶,但会先报警等警察到后再将老人扶起。三、“扶不起”,怕扶了被讹。四、不扶,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老人摔倒,不扶,于心不忍;扶了,唯恐被讹。这仅仅是人心冷漠、道德滑坡?”伦理学博士、东南大学国际老龄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琛认为,老人摔倒在地,无论是谁,相识与否,都应该伸手帮助,这是每个人应该做、能够做的基本德行、善行和良心之为。但法治和社会保障健全是善行和良心的必要前提。“如果老龄人能够拥有基本社会保障即基础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扶不扶’的问题就不会这么突出。”周琛解释,“扶不起”的背后往往是老人缺少基本的经济和医疗保障,行善者面临为其垫付医疗费,甚至可能被老人及其家属“讹诈”。在此情况下,司法部门如果不顾民诉法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仅凭可能性定案的话,“扶不起”者就可能不扶。

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是论坛专家关注的又一焦点。林滨等学者认为,解决信用危机问题,需要道德养成与制度建设“两手抓”,后者尤为迫切。

 “因为我们目前尚无法做到诚信自觉,对失信的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林滨解释,社会一旦建立涉及各个领域的诚信机制,就为社会信任的达成建立了一道基本安全保障堤坝,这道堤坝设立的基本防线必须是“使不诚信成为不划算的事情”,因此必须从经济成本、法律成本、道德成本的角度,建立失信的严惩机制,从制度层面推动、巩固人们对诚信的坚守,促进诚信道德养成。

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面对客观存在的信任危机,无论个人、社会还是政府,都不应当停滞于问题的发现、批评和呼吁,而应当在批评的一开始就进行建设的努力。

本报记者蒋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