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盖房屡出争议,在自家地上盖房为何那么难?

发布者:万旭发布时间:2021-11-05浏览次数:979

1020日,河北平山县男子王志伟(又名王爱平)向澎湃新闻反映,他是平山县北冶乡下滩村人,在1990年时经村委会及县乡两级政府批准,获得167平方米的宅基地,但在建房过程中,屡次被邻居王平平阻拦,至今未能建成房屋。

王志伟的宅基地经村、乡、县三级审批

王志伟提供的信访事项答复书等材料显示,村、乡干部曾多次为此事进行调解,但都无果。该信访意见答复书还称:“王志伟家宅基地有县、乡、村三级手续,受法律保护,支持王志伟按原来审批手续使用宅基地。”王志伟当过多年乡村民办教师,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转正。他说,这么多年,他和老婆一直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回老家的时候也只能住在父母兄弟家。前些年他们在县城买了一套七十余平方米的房子,才算有了自己的家。但农村讲究“落叶归根”,他还是想在老家的宅基地上盖上房子,以度余生。

1022日,下滩村一位村干部向澎湃新闻证实了王志伟所述事项,其称,乡、村干部多次调解无果,“我们也没有执法权,只能调解,调解人家不听的话,只能看他们能不能通过打官司解决。”但这名村干部也坦言,即便打了官司,但执行起来也是问题。对于此事,王平平未接受采访。

盖房遭邻居多次阻挠

199012月,时任平山县民办教师的王志伟,经过村委会、乡镇府、县政府三级审批,在他老家北冶乡下滩村获得一块宅基地。其《村民宅基地审批表》显示,该审批表上除村委会、乡政府、县政府的“同意”意见外,还有经村民代表讨论、乡计生站审核后的“同意”意见。所批宅基地属于规划内的村内空闲地,面积0.25亩(约167平方米)。但之后,王志伟建房活动遭到南边邻居王平平的阻挠。平山县北冶乡政府19911015日出具的《北冶乡人民政府民事处理意见书》显示,王志伟与王平平产生侵权纠纷一案,北冶乡政府就此案经过了周密的调查,取证了有关人员的证明材料和村委意见,已经处理完毕查明。

上述处理意见书显示,王志伟宅基地1990年合法取得,并办理了宅基地使用证等相关手续。在王志伟两次动工期间,王平平多次出手制止、强行阻拦,迫使王志伟停止施工。此外,在审批规划王志伟宅基地期间,王平平未经任何干部批准,加紧在王志伟的宅基地内挖了一个坑,准备做猪圈,实属严重的违法行为,村委会、乡政府调解无效。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作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王平平阻拦王志伟动工建筑实属侵权行为,宅基地以内的一切附着物应无条件全部腾出,不准影响王志伟的正常施工建筑。二、王志伟所审批的宅基地,是经村委会申报,又办理了宅基地使用证,理应动工建筑,维持村委会意见,他人无权干涉。王志伟称,当时乡政府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比较强硬,所以王平平很快就填平了为做猪圈挖的坑。但此后,王平平仍不断阻挠王志伟建房,并另建一座猪圈,侵占了王志伟的部分宅基地。

1996年,王志伟(又名王爱平)与王平平曾达成协议

1996年,王志伟准备起诉王平平,并为此调取了部分证据。王志伟称,起诉后法官对双方进行了调解,并于199648日签下一份协议书。该协议书显示,经双方协商同意,王志伟在新批宅基地南边留出5.5尺(约1.8米)道路一条,南边以王平平北房石根基为限,所留道路有王志伟半尺滴水,但不得向道上扫雪,所留道路双方均不许占用。此外,双方还约定,王志伟宅院东边留6尺(约2米)宽南北道路一条,王平平猪圈所占道路部分一个月内拆除,王平平在王志伟宅基地内的建筑及附着物一个月内拆除腾清。王志伟介绍,这份协议等于是他做出了一些让步妥协才达成的,但王平平之后仍不履行该协议,“只要我一动工,王平平和家人就出面阻拦,因为不能正常施工,我的房子在垒起根基后,村里和外村人没人再敢承包干活。”

做好房屋根基却被拆毁数米

此后,双方再起争执是在2018年。王志伟说:“2018年,我妻子癌症病情加重,她的愿望是能回到自己老家。我就回家准备盖房,找人估算工程时,王平平看到了,为了阻拦我家盖房,他就组织家人拆毁了我家垒起多年的房根基。”王志伟提供的《北冶乡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调查情况显示,经查,201849日,下滩村实施“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硬化至王志伟家宅基地时,邻居王平平妻子崔变林、儿子王成成、侄子王素龙拆毁王志伟已垒好的房根基数米,并将施工队已固定好的盒子板拉出,超出规定边界,侵占了王志伟家宅基地,并用水泥进行了硬化。事后,乡政府介入调查核实,王志伟家宅基地有1990年县、乡、村三级审批手续。乡、村两级干部到现场调解,要求王平平把侵占王志伟宅基地硬化部分切割掉,王平平拒不执行。后乡、村两级干部又多次进行调解无果。

该答复意见书给出的处理意见为:王志伟家宅基地有县、乡、村三级手续,受法律保护,支持王志伟按原来审批手续使用宅基地;乡、村两级干部多次调解无果,建议其走司法程序处理此事。王志伟表示,在房屋根基被毁、宅基地被侵占后,他曾报警,但最终仍不了了之。

获批宅基地时,王志伟还是一名乡村民办教师。后来转正为公办教师,他仍在乡村学校教书多年,直至前些年才调至平山县教育局工作,目前已到退休年龄,正在办理退休手续。王志伟的爱人始终为农村户口,做过幼儿园代理老师,因患癌症于2020年去世。

王志伟说,这么多年,他和老婆一直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回老家的时候也只能住在父母兄弟家。前些年他们在县城买了一套七十余平方米的房子,才算有了自己的家。但农村讲究“落叶归根”,他还是想在老家的宅基地上盖上房子,以度余生。

1022日,下滩村一位村干部向澎湃新闻证实了此事,该干部表示,王志伟和王平平两家这个纠纷持续几十年,都成历史问题了,乡、村干部多次调解,之前两家各自让步达成协议,但后来又起冲突,王平平家又侵占了王志伟家的宅基地,“我们又没执法权,只能调解,调解人家不听的话,只能看他们能不能通过打官司解决。”

但这名村干部也坦言,之前他们两家也打过官司,达成过协议,但执行起来也是问题。“人家不执行怎么办呢?都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还是要处好关系,不然以后住一起也是问题。”记者询问其是否考虑过给王志伟调换一块宅基地?该干部表示,村里已经没有空闲宅基地调换了。

此后,澎湃新闻又致电王平平,但其听到记者询问宅基地纠纷一事后,便将电话挂断。

如何化解农村复杂的纠纷难题?此前,福建莆田一位基层干部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坦言,过去几年,建房问题成为农村纠纷矛盾的高发区。建房前需要邻居签字“四邻协议”,时常一些村民将其利用成刁难他人的工具。基层干部也只能介入调解,多数调解不成的只能拖着。

依靠基层干部调解已难以有效化解复杂的农民利益纠纷。有着长期的基层调研经验的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中心博士研究生望超凡此前在澎湃新闻刊发文章认为,现阶段农村社会中的矛盾纠纷基本上都是利益纠纷,要解决利益纠纷,关键是在纠纷各方之间划出一条大家都认可的利益边界。重建农村公共权威和利益分配规则,才能够对各种新增利益进行清晰且受到普遍认可地分配,进而化解错综复杂的农民利益纠纷。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022155(来源:澎湃新闻 2021-10-22


智库评论员“子柚”评:

欧金中农村盖房难,最终酿成惨痛命案的余波还没消散,新的农村盖房难新闻又浮现到人们的视野中。基层干部的调解不足以化解错综复杂的农民利益纠纷,那此类纠纷的症结到底在哪?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贺雪峰先生曾提出这样一个论述:当前中国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农民收入太低、劳动太重,而是消费不合理、闲暇无意义。是社会关系失衡,基本价值失准、文化失调。而新闻中的农村盖房难的现象,让人们看到了乡村里人情往来的迫不得已。贺教授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家庭收入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某些地方农民的支出却出现了更剧烈的增长,很多农村都在婚丧嫁娶和迎来送往中出现了与当地农民收入水平不匹配的铺张浪费现象。农民靠收入增长获得的幸福感,被这种不得不进行的“人情支出”给抵消了。这种“人情支出”变成了个体赎买公共秩序的渠道,如果不进行支出,则可能会面临欧金中和王志伟类似的困境。而个体赎买公共秩序的方式和效率的不同,构成了城市和乡村生活的最大区别。城市中“公共秩序”的天然性,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助推力,但在城市化不足的乡村,个体需要向每一个乡邻单独赎买“公共秩序”。虽然这可能出于迫不得已,但一个生活在乡村里的人,当他真的想要办一件事的时候,就必须从左邻右舍等乡亲手里分别赎买公共秩序,而不能像城里人一样坐等公共秩序打包上门。而这种公共秩序的失落,让人在属于自己的土地盖个房子也如此艰难。如何解决购买“公共秩序”不易的现状,是当前农村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