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山西省教育厅、中央戏剧学院、山西省临汾市纪委监委分别就仝卓事件发布通报。先是仝卓2013年高考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紧接着其2018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取得的毕业证书被撤销;有关部门给予仝卓继父仝天峰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的处分,而参与仝卓事件的各相关人员也得到了处分,其中临汾市教育局总督学苏迎泽等3人涉嫌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立案侦查。
无独有偶,最近受到舆论关注的“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也有了新进展。6月11日,山东冠县发布通报,称该地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件开展调查,“顶替者陈某某,系我县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目前已被停职,事件涉及详细信息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在近年来高考招录不公平事件屡有曝光的情况下,这两件事情引发了广泛关注。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高招越来越透明,来自舆论等层面的监督也越来越便捷,更对那些想要触碰教育公平底线的人给予强有力地震慑。
高考无疑是神圣的。因为高考,成千上万寒门学子找到了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因为高考,我们的国家人才涌现,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作为中国社会最公平的考试之一,高考的尊严不容侵犯,横亘在高考面前的那条教育公平的底线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捍卫。
近年来,从艺考到自主招生,从高考作弊到冒名顶替再到身份作假,随着媒体的曝光,围绕高考招录的一起起黑幕不断浮出水面,其形式越来越复杂多样,产生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恶劣。这些事件的发生反映的不仅仅是违法违规者的侥幸心态,更暴露出当前高考招录的制度笼子还不够牢固。
我们不禁要思考,在维系教育公平底线的高考招录工作中,招生规则该如何完善,人为操作的空间如何尽可能减少,权力的滥用与寻租的影响又该如何规避……要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靠制度,靠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时俱进。此外,从高考延伸的其他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都在被不断查缺补漏。
教育部近日修订出台《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国际学生进入我高等院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 申请资格作出补充规定,修订后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假留学生”的漏洞,及时回应了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表明我们维护教育公平的决心。
作为社会一份子,我们会为一起起“黑幕”事件的正确处理点赞叫好,更为相关部门及时出台守护教育公平底线的制度文件而感到心安。
只有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避免黑幕的发生,教育公平的底线才能得到切实守护。二十多天后,今年的高考又将举行,天气虽炎热,但希望学子们能在更加公平的环境下迎接挑战,走向人生的新阶段。
https://mp.weixin.qq.com/s/P7VVkEPGM6nQjFdm5U9qgw(来源:光明日报2020-06-13)
智库评论员“舟飏”评:
近期,从高考作弊到冒名顶替再到身份作假等关乎到考试公平的问题频频曝光,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公众关于高考招录不公事件的热议。从表面上看,“仝卓身份作假”与“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只是抢走了一个属于别人的名额,但背后折射出的则是权力对教育公平赤裸裸地破坏和挑战。对于普通家庭而言,高考的严肃性不言而喻,高考是学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和实现阶层跃迁的重要途径,也是迈向人生下一阶段的起点。因此,平等与公正对于很多人可以说是抓住人生机遇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此时,保障和维护社会公平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撕了下来,希望的破灭感和面对不公的无力感将使得人民群众失去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奋斗的动力。
舞弊虽是一时捷径,但贻害无穷、害人害己。遥想当年的翟天临,也因公然挑战教育公平而自毁前程,至今寂然无声。高考招录不公触碰教育公平的底线,是对奋斗者的不公,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走向。用真相和追责为事件收尾,当然是对受害者莫大的欣慰,但他们的人生已被偷窃和改写,如何用制度的完善推进教育公平问题,给予那些想要触碰教育公平红线的人以强有力地震慑,减少此类事件的再发生,更值得执政者和每一个人深思。毕竟,平等和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促进教育公平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