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秉文大师暑期云讲堂”顺利举办

发布者:万旭发布时间:2020-08-26浏览次数:168

 

  2020年,新冠病毒侵淫并改变世界,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回答“这个世界还会好么”的终极之问。为此,我们隆重推出“秉文大师暑期云讲堂”系列。讲堂将邀请多为享誉国内外的名家大师,荟萃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讲堂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王广禄和道德发展研究院王富宜副教授对讲堂内容进行了回顾与整理,并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打通学科壁垒,推动通识人才培养》一文。下为原文内容,文末为文章链接。

  为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打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诸学科的学科壁垒,更高地进行健全的人格体系、知识体系、素质体系的全面建构,2020年7月至8月暑假期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秉文书院以线上形式举办了“秉文大师暑期云讲堂”系列活动。活动以“秉文达理”为宗旨,聚焦人类精神家园的主题,邀请了国内外哲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生物学、法学、心理学等多个学术领域十位顶尖学者开展专题学术演讲。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张异宾、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王宁、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朱良志、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教授李晨阳、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房绍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彭凯平、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莫砺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姚新中,十位海内外学术名家先后在“秉文大师暑期云讲堂”开讲,以深厚学术功力贡献卓越思想智慧,为学子开悟解惑,开拓学术视野,指引学术前沿,演绎学术创新。

  在开坛之讲上,张异宾从海德格尔的“神性”概念入手,用“社会生活在夜晚是不存在的”生动比喻演绎了认识世界的复杂过程,以极为新颖的演讲方法引领学生领略了“哲理”的无穷魅力。

  葛剑雄从中外文明史尤其中国文明史的宏大视野出发,提出历史是后人对前人事迹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并论证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历史”这一主题。

  王宁从“共享”的理论源头切入,分析了各种共享实践的逻辑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与条件,并就“共享经济”与“市场经济”以及纯粹公益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朱良志回溯了中国美学追寻“古外之古”的传统,从时间性角度揭示“古”的多层意涵,展示了中国美学和“艺理”的文化魅力。

  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代表,舒德干在分析对远古人类进行探索的哲学意义的基础上追溯并生动阐释了达尔文的生命树思想,用电影蒙太奇式的手法给“我从哪里来”这一哲学问题增添了浓厚科学意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深度汇通展示了大道无痕的“通”的秉文底蕴,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了学生的圆融创新能力。

  在对西方关爱伦理学与儒家伦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李晨阳提出仁爱与关爱相通,都以情感为基础,且两者都主张在人际关系中发展关爱和道德实践,也都诠释了爱有差等的原则。

  彭凯平系统而深刻地分享了他对积极心理学的深切理解,不仅激发了学子们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而且表示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能力,将产生深远影响。

  房绍坤对我国《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进行了系统阐释,增进了学子们对“法理”的体悟。

  莫砺锋在演讲中提出,传统文化分为制度文化、器物文化和观念文化,并赋予了观念文化永恒价值地位,接着重点结合杜甫和苏轼的人生经历以及个人十年知青经历对“诗意人生”进行阐释。在云讲堂,大家们遥望历史、立足现实、贯通中西、诠释传统文化、守望精神家园。

  在题为《墙与门的伦理世界》的演讲中,姚新中以新颖的话题和引人入胜的演讲加深了同学们对“伦理”的理解。

  据介绍,东南大学“文科试验班(郭秉文班)”创立于2017年,以国立东南大学首任校长郭秉文先生的名字命名,面向全国招收最优秀的学生进行精英教育。试验班依托“秉文书院”进行教学与管理,以“秉文达理,成己成物”为理念,打通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一年级不分专业,在全球聘请名家大师担任讲席教授,讲授“五理”课程,达到“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一体贯通,为学生建构完整的人格体系、知识体系和素质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东南大学“秉文暑期大师云讲堂”以大师讲堂深化并升华东南大学秉文试验班“五理”课程精髓,打通学科壁垒,旨在进行以“通”为要义的体系化教育。

http://news.cssn.cn/zx/zx_gx/news/202008/t20200821_51726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