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下午,杰出青年学者智库论坛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论坛作为东南大学道德发展智库月系列活动之一,由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组委会主办,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市委党校、东南大学的十名杰出青年学者出席论坛,校内外近百名师生前来聆听。
青年学者们围绕“新中国70年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问题’及其前沿理论”依次做主题发言。论坛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聚焦讨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中国问题。清华大学李义天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立足于实践的真问题,应当在区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史的书写范式。东南大学高广旭教授在现代性道德难题的视域下提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当代的理论形态必然要直面中国问题,即道德正义问题、伦理认同问题和政治伦理问题。吉林大学曲红梅教授探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之事”,指出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最根本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供一个有活力的、开放的中国式解决方案。上海市委党校王强教授就伦理学话语体系展开主题发言,提出伦理学需要有公认的理论形态,伦理学研究需要有学科研究范式的自觉。东南大学庞俊来副教授认为当代中国问题最根本的是伦理问题,自由、仁爱、正义应当成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价值自觉。
下半场青年学者们研究追踪伦理道德发展的前沿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张霄副教授从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规范性理论出发探讨能否建构一种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并从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由观念的发展进一步探讨了自由的伦理理论。东南大学范志军教授从规范伦理学视域出发指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存在道德概念界定困难的问题,可能面对道德主义与非道德主义二元对立的困境。东南大学卞绍斌教授以自然概念为背景,分析了黑格尔、马克思、康德超越市民社会、自然状态的三种路径。厦门大学张曦教授紧扣会议主题,提出要廓清伦理学的学科概念,将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思考带入到伦理学的前沿研究中。东南大学张晶晶副教授从道德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在道德情境中考察道德行动、界定道德事实并进而探讨面向道德问题的研究方法。
主题发言之后现场进行了热烈的提问对答和自由讨论。此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学海》杂志社主编胡传胜研究员轮换主持,两位主持人对青年学者的演讲也做了精彩点评。
撰文:胡盛澜 校稿:赵浩
摄影:南京英特罗网络科技